临床研究表明, 肺部感染是临床容易见到的疾病之一。肺部感染的种类很多, 比如:真菌性肺炎、细菌性肺炎、病毒性肺炎等[1]。现阶段, 伴随抗菌药物的滥用, 不少细菌出现耐药性, 一定量上对病人的临床治疗导致影响。因此, 临床药师需要加大对肺部感染病人的用药监控, 依据其病情进步情况, 确定用药策略。该方法不只能提升临床疗效, 还能提升用药安全性[2]。本文对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肺部感染合并茶碱中毒病人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剖析, 有关资料整理如下。
1 资料与办法
1.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3年8月收治的肺部感染合并茶碱中毒病人1例病人进行剖析。病人:男, 63岁, 2013年8月薪本院同意治疗。入院主诉存在咳痰、偶发性呼吸不畅症状。既往病史:存在咳嗽症状, 病程为4年;劳动强度过大时, 会出现胸闷症状, 病程为3年;存在高血压症状, 病程为11年。
2011年4月因胸闷症状加重, 入院同意治疗, 出院后服用氨茶碱治疗, 但未遵医嘱服用药物。
5 d前因胸闷症状加重且随着出现咳痰症状, 入本院同意临床诊治。入院后行常规检查, 病人存在发热症状, 呼吸频率低于正常水平, 存在呼吸急促症状。胸X线检查结果提示病人存在肺气肿症状, 肺部纹理呈明显上升趋势。基于病人的临床检查资料, 诊断为:肺部感染、高血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1. 2 办法
1. 2. 1 早期用药策略:病人入院后, 入院后第1天取2 g头孢曲松、40 mg甲波棉纶、0.5 g的氨茶碱、15 mg氨溴索、10 mg贝那普利片, 用药2次/d, 持续用药3 d。入院后第2天取0.5 g阿奇霉素治疗, 用药2次/d, 持续用药2 d。入院后第4天对病人的进行临床诊断, 发现病人的胸闷症状渐渐好转, 但仍然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发热症状。
1. 2. 2 早期用药策略剖析及建议 ① 氨茶碱可以有效改变平滑肌痉挛症状, 可缓解肺功能受损症状, 但与阿奇霉素联适用药治疗期间, 会增加药物不好的反应。临床医师建议, 可依据病人的病情进步状况调整用药浓度。② 克贝那普利片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高血压症状, 用药治疗期间血压得到有效控制, 但咳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, 需更换治疗药物。③取标本行细菌学检查, 检查结果显示病人存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, 对比阿培南等药物具备耐药性。基于病人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, 临床医师建议取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。 ④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改变病人的胸闷症状, 然而, 治疗期间可能对病人的胃黏膜导致损伤, 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。
1. 2. 3 调整后策略 通过对病人临床检查资料的剖析, 临床医师建议根据以下策略给药治疗。入院后第3天取以下药物治疗:取15 mg氨溴索治疗, 用药3次/d, 持续用药9 d;取沙美特罗替卡松置入生理盐水中行雾化吸入治疗, 用药2次/d, 持续用药9 d;取5 mg氨氯地平片治疗, 用药1次/d, 持续用药5 d;取250 ml复方氨基酸行静脉滴注, 控制滴速, 用药1次/d, 持续治疗5 d。入院后第4天取如下药物治疗:取40 mg甲波棉纶行静脉推注, 用药1次/d, 治疗2 d后将药物降至20 mg, 共用药4 d。入院后第5天取氨茶碱治疗, 服用0.3 mg/次, 用药1次/d, 持续用药7 d。
2 结果
根据调整策略治疗, 该病人的胸闷、咳嗽等症状消失, 血压恢复正常, 心电图异常症状消失, 可出院自行服药治疗。出院期间, 临床医师建议取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, 用药2次/d, 当出现呼吸急促症状时, 需行雾化吸入治疗。取氨茶碱治疗, 用药2次/d;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, 口服5 mg/次, 用药1次/d。
3 讨论
临床研究表明, 肺部感染的种类很多, 需要取抗生素行对症治疗。为提升病人的临床疗效, 病人入院后, 先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, 知道病人存在的基础疾病与感染细菌状况。同时, 通过药敏锐实验知道病人的耐药状况, 再确定治疗策略, 从而达到提升临床疗效的目的[3]。本组研究中, 先通过知道病人的临床症状, 取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, 并加大对不好的反应的检查。临床医师取氨茶碱治疗期间, 病人出现心律失常, 对该缘由进行剖析, 发现与药物浓度过高、药物代谢等原因有关系[4]。临床医师通过剖析病人的药理用途, 觉得可以通过调整用药浓度, 达到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目的[5]。调整治疗策略后, 病人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, 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。研究表明, 临床药师加大对肺部感染合并茶碱中毒病人的药学监护, 并依据其不好的用药反应调整治疗策略, 可以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, 值得推广应用。